醋醋百科网

Good Luck To You!

无论血管堵塞多久,抓住这个核心,血管就能重新畅通!

中老年群体中,“血管堵塞” 很常见 —— 体检查出颈动脉斑块、偶尔胸闷手脚麻,不少人觉得只能靠吃药、放支架维持。

从医 50 多年,我一直认为,中医 “通调气血、疏通经络” 的思路,或许能提供新方向,理顺气血、调好脏腑,血管不适或有改善。

血管堵的根源:“痰” 和 “瘀”

中医看来,血管堵塞本质是 “痰瘀互结,气血不畅”。

现在人常大鱼大肉、熬夜、久坐,脾胃变弱,体内 “痰湿” 堆积如管道淤泥;加上压力大、爱生气,肝气郁结影响气血流动,形成 “瘀血”。

痰湿与瘀血纠缠,血管通道变窄,堵塞就来了。

5 个信号自测血管

有这些表现要留意血管状态:

1. 胸闷胸痛,累或爬楼梯后更明显;

2. 手脚发凉、发麻,拿东西不稳、走路瘸;

3. 常头晕、记性差,严重时眼前发黑;

4. 嘴唇发紫,舌下静脉粗紫;

5. 稍动就气喘,晚上睡不踏实。

温馨提醒,出现这些情况别慌但要重视,中医调理重点是 “化痰祛湿、活血化瘀”,清淤堵、通气血。


医案:调理 4 个月,狭窄度降 20%

去年,56 岁的胡女士查出颈动脉斑块,狭窄 60%,常头晕胸闷、手脚麻,西医建议手术,她不想开刀,找到我调理。

诊脉发现她脉沉涩,舌苔厚腻、舌质暗红,是 “痰瘀阻滞”。制定 “内服 + 外调 + 食疗” 方案:

o 内服方:瓜蒌、薤白宽胸散结,法半夏、陈皮、茯苓化痰祛湿,丹参、川芎等活血化瘀,葛根、黄芪助气血运行。(注:药方需医师指导,勿自行服用

o 外调:每天按内关穴、膻中穴、足三里各 3-5 分钟,散步至微出汗。

o 食疗:山楂荷叶粥(山楂 15 克、荷叶 1 张、大米 100 克)辅助降脂。

4 个月后复查,张女士血管狭窄降到 40%,症状基本消失,精神也好了。

血管堵不可怕,找对方向是关键

从医50年,从赤脚医生到全国名老中医,退休后仍深耕心脑血管疾病。他说:“血管堵塞不是绝症,别只靠支架硬扛。

中医‘通则不痛’,找对‘痰瘀互结’根源,配合健康习惯,血管会慢慢通畅。”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