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 资源配置
实际上上面几个步骤就是影响一个 Pod 生命周期的大的部分,但是还有一些细节也会在 Pod 的启动过程进行设置,比如在容器启动之前还会为当前的容器设置分配的 CPU、内存等资源,我们知道我们可以通过 CGroup 来对容器的资源进行限制,同样的,在 Pod 中我们也可以直接配置某个容器的使用的 CPU 或者内存的上限。那么 Pod 是如何来使用和控制这些资源的分配的呢?
2025年06月23日
实际上上面几个步骤就是影响一个 Pod 生命周期的大的部分,但是还有一些细节也会在 Pod 的启动过程进行设置,比如在容器启动之前还会为当前的容器设置分配的 CPU、内存等资源,我们知道我们可以通过 CGroup 来对容器的资源进行限制,同样的,在 Pod 中我们也可以直接配置某个容器的使用的 CPU 或者内存的上限。那么 Pod 是如何来使用和控制这些资源的分配的呢?
2025年06月23日
Flannel 由CoreOS开发,用于解决docker集群跨主机通讯的覆盖网络(overlay network),它的主要思路是:预先留出一个网段,每个主机使用其中一部分,然后每个容器被分配不同的ip;让所有的容器认为大家在同一个直连的网络,底层通过UDP/VxLAN/Host-GW等进行报文的封装和转发。
2025年06月23日
在K8S中,同一个命名空间(namespace)下的服务之间调用,之间通过服务名(service name)调用即可。不过在更多时候,我们可能会将一些服务单独隔离在一个命名空间中(比如我们将中间件服务统一放在 middleware 命名空间中,将业务服务放在 business 命名空间中)。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跨命名空间访问,K8S 对service 提供了四种不同的类型,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选用 ExternalName 类型的 service 即可。
2025年06月23日
在现代云计算和微服务架构的浪潮中,Kubernetes(简称 K8s)已成为容器编排领域的实际标准。它不仅简化了容器化应用的部署、管理和扩展,还为企业构建云原生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根据 CNCF(云原生计算基金会)的 2025 年报告,Kubernetes 的采用率在全球企业中已超过 70%,成为 DevOps 和云原生生态的核心支柱。然而,Kubernetes 的强大功能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架构和概念,对于初学者和进阶用户来说,理解其核心概念是掌握这一技术的关键。
2025年06月23日
在 Kubernetes 中,Pod 的 IP 地址是动态分配的,Pod 可能随时被销毁或重建,因此不能直接依赖 Pod IP 进行通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Kubernetes 提供了 Service 作为稳定的访问入口。Service 共有四种模式:
2025年06月23日
# 拉取网络上的镜像来部署名称为mykubia的应用并运行
kubectl run mykubia --image=luksa/kubia --port=9999 --generator=run/v1
--image=luksa/kubia:指定一个要运行的容器镜像。
--port=9999:指的是我们指定服务运行的端口号是9999。
--generator=run/v1:加上这个标志指的是 让K8s集群创建一个`ReplicationController` ,而不是一个 `Deploy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