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醋百科网

Good Luck To You!

python密度聚类

前两天讲解了K-mean聚类和层次聚类的原理和实现方法,今天讲解经典聚类算法的最后一个那就是密度聚类。在此之前再给同学们补充一下昨天的层次聚类机器学习包调用的代码: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AgglomerativeClustering#导入层次聚类库
cluster = AgglomerativeClustering(n_clusters=4, affinity='euclidean', linkage='ward') #聚类数为4 
cluster.fit_predict(data_scaled)#训练数据

轻松理解机器学习算法:DBSCAN算法


1、预备知识

密度聚类方法的核心是,只要样本点的密度大于某个阈值,则将该样本添加到最近的簇中。该算法的优势是可发现任意形状的聚类,且对噪声数据不敏感;但是计算密度单元的计算复杂度大,需要建立空间索引来降低计算量。

2、DBSCAN算法核心

DBCS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它将簇定义为密度相连的点的最大集合,能够把具有足够高密度的区域划分为簇,并可在有“噪声”的数据中发现任意形状的聚类。

机器学习中常见的聚类算法有哪些?

聚类算法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方法,它可以根据数据对象之间的相似度或距离,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簇或类别,使得同一簇内的对象尽可能相似,不同簇间的对象尽可能不同。

机器学习中的聚类算法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划分原则和优化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机器学习之异常点检测算法小结

「原创首发」

异常点检测,有时也叫离群点检测,英文一般叫做Novelty Detection或者Outlier Detection,是比较常见的一类非

监督学习算法,这里就对异常点检测算法做一个总结。

1. 异常点检测算法使用场景 什么时候我们需要异常点检测算法呢?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在做特征工程的时候需要对异常的数据做过滤,防止

对归一化等处理的结果产生影响。二是对没有标记输出的特征数据做筛选,找出异常的数据。三是对有标记输出的特征数据做

DBSCAN-特殊的聚类算法

K-means,K-means++,均值漂移Mean Shift等算法可以解决大部分无监督的分类问题,由于他们都是基于距离的聚类算法,因此聚类结果是球状簇。在现实中,当聚类结果是非球状簇的时候,这几种算法将失效,此时引入新的算法–DBSCAN(基于密度的聚类)。


如何应对 RAG 开发挑战?12 个痛点逐一击破

受到论文《Seven Failure Points When Engineering a Retrieval Augmented Generation System》的启发,并结合实际开发 RAG(检索增强生成)系统的经验,本文将介绍论文中提到的七个失败点,以及开发 RAG 流程中经常遇到的另外五个常见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会分享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帮助大家在日常 RAG 开发中更轻松地应对这些挑战。

这里我用“难点(pain points)”而不是“失败点(failure points)”,是因为这些问题其实都有办法解决。只要提前处理好,就能避免它们真的变成开发中的“绊脚石”。

告警平台2.0——仿出强大

Spring Boot 3.x 新特性详解:从基础到高级实战

1. Spring Boot 3.x 简介与核心特性

1.1 Spring Boot 3.x 新特性概览

Spring Boot 3.x 是建立在 Spring Framework 6.0 基础上的重大版本更新,主要新特性包括:

Spring Boot自动装配原理深度解析与技术实现

一、自动装配核心设计理念

1.1 约定优于配置原则

Spring Boot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约定优先:

Nacos源码—2.Nacos服务注册发现分析四

大纲

5.服务发现—服务之间的调用请求链路分析

6.服务端如何维护不健康的微服务实例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

    蜀ICP备2024111239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