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醋百科网

Good Luck To You!

有些人,正在重新定义“网红”_有些人正在重新定义网红歌曲

新音乐产业观察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 | 壹仟

对于有些人来说,“网红”可能是终点,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网红”只是起点。

全网粉丝量破亿的超级网红Addison Rae(艾蒂森·蕾)成为又一位尝试撕掉“网红”标签的例子,她早前发行的首张个人专辑销量和口碑双丰收,并顺势启动了首次全球巡演。

过去十多年来,互联网经济热潮带动了网红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网红,其中有一些人在尝到时代红利之后,转身开始试图成为更高阶的流行文化玩家。

在这个“流量时代”,网红们的转型之路,往往并非一路生花,也可能是一路荆棘。

撕掉网红标签

在“外抖”TikTok的生态里,Addison Rae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作为最早迟到吃到短视频红利的网红之一,2019年开始走红的Addison Rae,短短两年就靠着跳舞视频在TikTok积累了超过7000万粉丝。

Addison Rae的走红并非无迹可寻,出生于2000年的她,从小学习舞蹈,参加各种舞蹈比赛,为日后的走红埋下伏笔。

2019年7月,不满20岁的Addison Rae在TikTok上开通了账号,不到半年时间就涨粉破百万,随后放弃学业,专心做网红。到2021年2月,她的TikTok粉丝量高达7900万,仅次于同样靠跳舞走红的“TikTok女王”Charli D'Amelio(查莉·达梅利奥)。

随之而来的是惊人收入,2021年,Addison Rae的年收入高达900万美元,单条TikTok视频的商业推广酬劳在5-9万美元之间。

享受到流量红利之后,Addison Rae开始尝试转型,理由是“我一直想成为电影明星、歌手、表演者……一切都属于创造与表演范畴。”

时尚大神Mel Ottenberg(梅尔·奥滕伯格)成了她的“贵人”,身为《Interview》杂志的主编,Mel Ottenberg曾作为Rihanna(蕾哈娜)的造型师,与多位艺人合作过多年,深谙娱乐圈的游戏规则。

Mel Ottenberg为Addison Rae设计了一条“非主流”的转型之道,借助那些精巧且不晦涩的Leftfield Pop(出格流行)歌曲,以及与Charlie XCX和Arca这样的音乐人合作来赢得更具品味与深度的音乐受众的认可,有人称之为“网红版的Lana Del Ray(拉娜·德雷)”。

Mel Ottenberg的策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Addison Rae去年发布的歌曲《Diet Pepsi》,不但在Spotify上,播放量突破3亿,还获得不少月评人的好评,跻身英国卫报年度歌曲前十,被DAZED杂志评为年度第一。

Addison Rae早前发行的个人首张专辑《Addison》,获得了不少媒体的好评,一向口味刁钻的Pitchfork给了高分。在Billboard 200专辑榜上,《Addison》首周销量高居第4,Addison Rae还启动了全球巡演,可以说,在转型路上,Addison Rae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重新定义“网红”

做网红有什么不好?没什么不好。只不过,网红相对短期的收益模式,让一些人开始考虑更长期的职业规划。

网红是一种快速消耗型的职业形态,多份报告指出,网红的生命周期通常只有2-3年。

Influencer Marketing Hub的报告称,大多数中小型网红(粉丝不超过10万)热度高峰通常只能维持1–2年;SocialBlade对200个YouTube频道分析后称,80%以上的频道在第3年订阅增长放缓或停滞;《第一财经日报》曾报道,“网红的生命周期是6个月到18个月。”

过度消耗也让网红们身心俱疲,Addison Rae就曾说过为了维持热度,感觉每一天都在消耗自己,为此,“有时候我想……删除我所有社交媒体就好了。”

为此,Addison Rae开始重塑个人品牌,为自己建构长期价值模型。不可否认的是,网红身份给了她足够的转型条件。“现在我有了这种奢侈条件,可以任意玩、可以探索。”

Addison Rae当然不是“第一人”。在她之前,已经有多位内容创作者完成了从“网络红人”到“职业歌手”的华丽转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曾被称为“沙雕网红代表”的George Miller(乔治·米勒)。

十多年前,George Miller在网上经营多个搞笑频道,他为自己创造了“Filthy Frank”和“Pink Guy”两个各具特色的“人设”,用夸张的肢体、反主流的语调和荒谬不羁的内容吸引了上千万观众,频道订阅量一度超过700万。然而,高强度的消耗,也让George Miller倍感疲劳,甚至癫痫发作。

2017年,厌倦了插科打诨的George Miller,决定集中精力做音乐,并给自己起了个新的艺名,Joji。

从那以后,Filthy Frank与Pink Guy逐渐淡出网络视野,与此同时,一位叫Joji的音乐人在流媒体上冉冉升起。

借助一首首充满情绪张力与Lo-Fi质感的作品在音乐平台崭露头角,Joji成为深受流媒体用户欢迎的音乐人,至今已经有两首歌在Spotify上播放量超过15亿。

另一个从网红成功转型音乐人的例子是Lil Nas X,他曾是网上的一个“段子手”,靠各种整活和玩梗积累了不少粉丝。2018年,Lil Nas X决定换赛道,成为一位音乐人,并在2019年凭借《Old Town Road》一举成名。

观察Joji与Lil Nas X的转型历程,不难发现,作为出身网络的创作者,他们深谙“流量密码”,善于借助流量逻辑为自己造势。Addison Rae同样如此,在她的MV中,观众心理被精准拿捏,画面、情绪与话题点层层铺设,形成高度可传播的内容结构。

这正是网红转型做歌手的一大优势,在互联网上,多了一点“网感”,就多一点流量。但更重要的是,由此,“网红”不再是终点,而成了“起点”,短期引爆和长期表达的结合,重塑了“网红”的价值链。

然而,流量不等于一切,Charli D'Amelio的妹妹Dixie D’Amelio(迪克西·达梅利奥),全网粉丝超过5000万,但歌手做的就不怎么成功。

换赛道,没那么容易

隔行如隔山,这句老话在网络时代同样适用。别看“流量”总被视为互联网上赢家通吃的万能法宝,但网红转型做歌手,也要尊重一些专业规律。

实际上,Addison Rae转型伊始也曾经恶评如潮。2021年她发布了首支单曲《Obsessed》,这首歌在当时受到了大量负面评价。

外界普遍认为Addison Rae的演唱技巧欠佳,歌曲旋律乏味,歌词空洞,MV也被批为“尴尬而缺乏创意”。许多评论将其归入“网红强行当歌手”的失败范例,被拿来与Dixie D’Amelio相提并论。她的“音乐人”身份一度被公众视为一种炒作行为,而非真正的艺术尝试。

作为时代红利的既得利益者,网红的转型不免会招致严苛的审视。外界对此通常更多是“抵触”而非“期待”,是对赢家通吃的本能怀疑。网红若想赢得认可,往往不仅要达到专业标准,更要超出预期。

但在音乐圈,通常一首歌就足以改变一切。这首歌,对于Joji来说,是《Slow Dancing in the Dark》;对于Lil Nas X来说,是《Old Town Road》;对于Addison Rae来说,则是《Diet Pepsi》。

根据新音乐产业观察的统计,在2024年欧美各大媒体的年度歌曲盘点中,《Diet Pepsi》超过14次进入各大盘点,其中,1次第1,2次前十,5次前二十,并因此,带动了Addison Rae口碑的逆转。

不只是《Diet Pepsi》,Addison Rae后续发布的歌曲,口碑都还不错,这给Addison Rae的成功转型奠定了基础。

重塑个人品牌,既是在重新定位“网红”身份,也是在重新定位“自我”。

对于那些试图从流量世界中突围,转型成为真正艺术创作者的内容生产者而言,他们需要的不仅是创作新作品,更要建立一种新的“可信人格”——一个愿意沉下心来创作、能被主流审美接纳、也能说服曾经的粉丝相信他们转型的理由的新“我”。

-全文完-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