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积神经网络模型(CNN Model)
传统的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在图像处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处理的数据量太大,导致成本很高,效率很低
- 参数太多,并且存在过度拟合
- 图像在数字化的过程中很难保留原有的特征,导致图像处理的准确率不高
2025年08月05日
传统的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在图像处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处理的数据量太大,导致成本很高,效率很低
- 参数太多,并且存在过度拟合
- 图像在数字化的过程中很难保留原有的特征,导致图像处理的准确率不高
2025年08月05日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是一种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的深度学习模型。它们的设计灵感来自于生物学中的视觉系统,旨在模拟人类视觉处理的方式。在过去的几年中,CNN已经在图像识别、目标检测、图像生成和许多其他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成为了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年08月05日
局部感知与参数共享CNN模拟了人类视觉系统的工作方式。人眼在观察物体时,会先聚焦局部细节(如边缘、纹理),再逐步整合为整体认知。CNN通过卷积层实现这一过程:使用小型滤波器(如3×3或5×5的窗口)在图像上滑动,每次只关注局部区域,提取边缘、角点等基础特征。参数共享是CNN的核心创新。传统神经网络中,每个神经元都有独立的权重参数,而CNN的卷积核在图像不同位置滑动时,参数保持不变。例如,一个3×3的卷积核在扫描整张图片时,始终使用同一组9个参数。这种设计大幅减少了参数量,使模型更轻量,同时增强了特征的位置不变性——即使物体在图像中平移,CNN仍能识别其特征。
2025年08月05日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仪无疑是目前最先进的计算机视觉系统,从自动驾驶汽车最重要的功能,车道检测到行人跟踪,再到信号灯识别等等,它们必须涵盖所有道路信息,并预测每种情况。因此特斯拉发布了“ Tesla Vision ” 相机制成的感知系统,特斯拉的计算机视觉新系统只配备了8个摄像头……这种纯计算机视觉的应用,使其成为世界上唯一不使用雷达的自动驾驶公司之一!
从下面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特斯拉的计算机视觉系统。车辆周围的 8 个摄像头(左,搜集车周围的影像)通过神经网络生成 3 维“向量空间”(右,生成最终的车道信息),代表自动驾驶所需的一切信息,如线条、边缘、路缘、交通标志、红绿灯、汽车;汽车的位置、方向、深度、速度等等信息,而这一些的实现,只是特斯拉上面的8个摄像头与自动驾驶系统来实现的。其中自动驾驶系统中,最重要的便是来训练处理8个摄像头采集到的影像信息的神经网络模型了。
2025年08月05日
阅读文章全文:http://www.tcsae.org/article/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2409183
2025年08月05日
DeCo: Decoupling Token Compression from Semantic Abstraction in Multimodal Large Language Models 正好比较深入地分析了
2025年08月05日
本文详细阐述了美团在基于神经网络StarNet的行人轨迹交互预测算法的研究。有关轨迹预测算法的研究还在继续,希望能与同行一起交流学习。
民以食为天,如何提升超大规模配送网络的整体配送效率,改善数亿消费者在”吃“方面的体验,是一项极具挑战的技术难题。面向未来,美团正在积极研发无人配送机器人,建立无人配送开放平台,与产学研各方共建无人配送创新生态,希望能在一个场景相对简单、操作高度重复的物流配送中,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在此过程中,美团无人配送团队也取得了一些技术层面的突破,比如基于神经网络StarNet的行人轨迹交互预测算法,论文已发表在IROS 2019。IROS 的全称是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IEEE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国际会议,它和ICRA、RSS并称为机器人领域三大国际顶会。
2025年08月05日
随着机器学习模型能力的指数级提升,如何在Go应用中高效集成这些智能组件成为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对于ChatGPT、Gemini等商用大语言模型,标准化REST API提供了便捷接入方式;但当涉及定制化模型时,Python生态(TensorFlow/JAX/PyTorch)仍是训练环节的事实标准。本文将从工程实践角度,系统阐述Go应用集成机器学习模型的多层级解决方案,涵盖从云端服务到本地推理的全场景技术路径,并通过实际案例揭示跨语言集成的最佳实践。